商报记者 王皓然 扈明/文 暴帆/摄
上周末,两场婚博会分别在国贸和农展馆举办。虽然众多知名婚纱影楼卖力吆喝,但从现场来看,消费者并不买账。婚纱影楼多年来一直存在的“消费陷阱”让消费者对影楼的信任度连年下降,而新兴的摄影工作室以“低价格且无追加消费”的模式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摄影工作室或将在未来成为婚纱摄影的主流。
现场:规模小、服务差 婚博会遇冷
上周末,在国贸和农展馆举办的两场婚博会上,尽管有主办方打出“比别的展会好处多得太多”的广告语,并在门票背面详尽列出此次展会九大优惠,但是婚博会现场却相当冷清。
国贸环球华人婚博会涉猎从婚纱、婚庆公司、旅行社、造型公司、美容院以及婚纱摄影等多个领域,而参展商总数却仅约10家,如此情况让参展的新人大失所望。据记者观察,很多新人到场环视一圈儿后便匆匆离去,参观时间不超过15分钟。“之前在网上看到是‘环球’华人婚博会,而且快递给我们的票上写着‘百余家婚纱婚庆行业知名品牌参展’,我们认为这场婚博会的规模应该会很大,所以就过来看看。但是现场只有这么十来家参展商,几乎一个行业一家,完全没法横向比较,觉得很失望。”婚博会现场的一对新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和国贸环球华人婚博会同一天开展的位于农展馆的亚太婚博会则呈现了另一番景象。记者还未走进亚太婚博会的现场,便有学生模样的人拿着传单来游说记者随其去展位参观,在记者拒绝后,还继续软磨硬泡,甚至直言公司给了他们“任务”。在从农展馆大门到展馆不到百米的途中,先后有近10位这样拉客人的“说客”和记者对话。
亚太婚博会的规模相比国贸环球华人婚博会要大一些,30余家大小企业参展,以婚纱摄影为主,兼有婚庆行业相关产品的参展商。然而,即便各商家的“说客”在尽力地把客人拉进展位洽谈,但在几家婚纱摄影展位内的数十个座位上,工作人员却还是比前来咨询的客人多。
消费:价位低、陷阱少 工作室趋热
王先生今年4月在某影楼拍了一组标价为3999元的婚纱照,最后加上选择高档区礼服、购买底片和增加照片入册,一共花费了约7500元。结婚前,去影楼拍一套婚纱照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拍照之后,后期买底片、加片入册等影楼设计的“消费陷阱”也已经是众人皆知的秘密。然而,随着摄影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布京城,这种更经济的婚纱摄影模式向传统影楼发起了挑战。
摄影工作室是近几年刚刚开始流行的一种滋生在写字楼或仓库里的具有专业技能和独立风格的摄影组织。外景地摄影工作室的负责人赵浩明告诉记者,“摄影工作室相比影楼而言,对消费者来说更加经济和轻松。在影楼拍摄婚纱照会出现‘1.5次消费’和‘2次消费’,‘1.5次消费’是指购买化妆用的安平以及在使用假发或加价服装时需要另外支付的费用,而‘2次消费’是拍摄结束之后加买底片、增加入册照片张数时需要支付的额外费用,影楼这些在套系标价之外的消费往往造成消费者最终的消费达到套系标价的2-3倍。而几乎所有的摄影工作室都打出‘底片全送’的承诺,加之化妆和服装方面也做出绝无额外收费的承诺,让消费者在价格方面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此外,摄影工作室和影楼在拍摄模式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摄影工作室大多采取“一对一”的拍摄模式,这样操作方便让摄影师完全按照消费者的意愿确定拍摄风格。摄影工作室在拍摄地点上也相对自由,通常影楼的消费者如果想拍外景,只能在影楼列出的几个固定的外景地中选择;而摄影工作室的消费者则可以提出任何理想中的拍摄场地,只需和摄影师达成一致即可。
观点:选择摄影工作室不用去婚博会
就职于某五星级酒店的曹小姐计划明年结婚,被问及婚纱照的选择问题时,曹小姐表示:“我和老公已经选定了一家摄影工作室,我看过他们家的样片,都是客人的片子,很好看,一点儿也不比那些婚纱影楼的差。虽然从套系价格上看,工作室并没有比影楼便宜,但是比较一下套系内所包含的内容,很容易就发现工作室的套系中,无论是服装套数、拍摄张数、底片数量、入册数量、相册尺寸,还是一些附赠的小摆件,都比影楼的套系超值很多!结婚本来是高兴的事儿,可是好多去影楼拍照的同事,都因为额外收费的问题,弄得又多花钱又心里别扭的。我决定选择摄影工作室也是图个省心,不会除了套系价格外,到处加钱。”
和曹小姐想法一致的年轻人很多,记者了解到,随着摄影工作室的日渐走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摄影工作室拍摄自己的婚纱照,而由于摄影工作室大多为小规模的私人机构,宣传方式主要依靠婚纱网站等网络途径,很少参加婚博会这类的展会。所以,很多想选择摄影工作室的新人们只需在网络上搜索工作室信息,无须再专程去婚博会现场。
此外,记者采访的一些去婚博会现场的新人,当被问及希望在婚博会上看到哪类产品的展位时,新人们纷纷表示希望多一些婚庆行业中关注细节的产品,比如婚礼MV制作、婚礼所需的邀请函等等。“这些东西虽然不难办,但是都很琐碎,要跑很多地方,如果婚博会现场有很多这样的展商,我们比较之后能在婚博会现场预订,对我们来说,能省很多事儿。”一对准新人在婚博会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链接
史康宁
婚庆行业正在“洗牌”
面对婚博会的颓势,中国婚庆行业协会总干事史康宁表示,今年“五一”以后,京城婚庆市场迎来结婚高峰,结婚的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市场总量在扩大,这个趋势还要保持几年。现在婚博会不景气,只能说明服务出了问题,市场出现了分流。这种洗牌不是坏事。
一方面,新人们越来越注重节省婚庆开支,节约型婚礼盛行,将整个婚庆服务预算控制在1万元以内成为很多新人的共识。现在无婚车的婚礼越来越多,晚间举办的婚礼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可以省掉很多预算。现在一站式购齐全部结婚用品的网站很多,各种网络上的喜糖铺子,卖喜帖、红包、彩带等物品的商店里,价格比实体店实惠很多。大到钻戒、小到请柬,从网上购买价格最多能便宜一半,而且省时省力。
另外,近来《全国婚庆行业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的完善也是行业洗牌的重要因素。经过几年的酝酿,第一部《中国婚庆服务标准》已经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和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的批准,此标准直指婚庆行业服务的各种消费陷阱。这对各种挂牌婚庆服务的皮包公司并不是好消息,新的服务标准实施后,设置“甜蜜陷阱”的人将最先被“洗牌”。
从2005年年底开始,受全国标准委员会、国家民政部的委托,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就担负了《全国婚庆行业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这个体系需要60多个细分的、具体的、有执行力的行业标准进行充实。《中国婚庆服务标准》、《婚纱影楼服务标准》等3项标准的制定和审批将在年内完成。
对于消费者而言,婚庆服务市场的不良竞争将得到抑制,诸如虚假广告、消费陷阱等让人们疑虑重重的恶劣行为会越来越少。